7月22日至25日,“吴玉章留法研究”课题组一行赴法国巴黎、蒙达尔纪、里昂、马赛调研吴玉章老校长留法学习、组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出版发行《救国时报》宣传中国抗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等革命经历。期间,课题组还前往凯致商学院(KEDGE)马赛校区和中国驻马赛总领事馆进行交流。信息学院教授、吴玉章老校长孙女吴本立,经济学院教授杨志,博物馆馆长、校史馆馆长李贞实,中法学院教师田鑫、张莉参加此次调研。
22日上午,课题组一行前往《救国报》(后更名《救国时报》)发行部旧址调研。1935年,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决定创办《救国报》,其发行部和印刷所设在巴黎,由吴玉章负责。此报着重向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宣传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经常刊载中共中央文件和毛泽东、斯大林的著作,报道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情况等,受到海内外读者的欢迎,在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2日下午,课题组到访巴黎一大和巴黎二大。吴玉章1913年底赴法国留学,1914年进入巴黎法科大学(现巴黎一大)学习政治经济学,接触到欧洲社会主义思潮,并学习法国大革命史等西方历史,一边学习,一边热心于勤工俭学运动。
23日上午,课题组在蒙达尔纪参观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1912年吴玉章、李石曾等在北京发起成立留法俭学会,1915年吴玉章、蔡元培等在巴黎组织了勤工俭学会,1916年成立华法教育会。五四运动前后,一大批中国先进青年前往法国勤工俭学,探寻民族救亡图强之路。这批先行者中,包括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陈毅等革命先辈。他们考察法国社会,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此后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组建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并形成了旅法中共早期党团组织。
24日下午,课题组赴里昂中法大学旧址调研。里昂中法大学于1921年到1946年间共接收473名中国学生在此接受西方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新中国建设的中坚人物,对中国发展和中法友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里昂中法大学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密不可分,正是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倡导者的奔走呼吁和法国有识之士的合作下,促成了里昂中法大学的建立。2014年3月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曾赴里昂中法大学旧址参观,并表示里昂中法大学见证了两国一段特殊交往史,也记载了近代以来中国两段重要对外交往史。
25日上午,课题组到访凯致商学院(KEDGE)马赛校区。访问期间,课题组与马赛校区校长帕斯卡尔·格弗洛特(Pascale GEFFLOT)、国际交流负责人蒂埃里·普罗万(Thierry PROVIN)、科研负责人卡蒂亚·里乔姆-休特(Katia RICHOMME-HUET)进行了会谈。帕斯卡尔校长详细介绍了凯致商学院的发展历程以及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合作情况,双方一致希望进一步加强两校的交流与合作。
25日下午,课题组访问中国驻马赛总领事馆。总领事何有麟热情接待了课题组一行,并就革命前辈的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和近年中法文化、教育合作等议题与课题组进行了交流。领事何帅参加会谈。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2024年赴日本调研吴玉章留日经历后,课题组本次赴法调研,追寻吴玉章老校长等革命先辈的伟大足迹,继承中法友好的光荣传统,致力于推动并加强与法国各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本次调研,丰富了相关校史研究,为开展吴玉章在海外系列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