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光明日报]郗戈 付天睿:“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的原理性内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论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提出,“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
12
中国人民大学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召开
3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在明德堂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主持会议并讲话,全国人大代表、校长林尚立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全国人大代表郑功成、庄毓敏、汤维建,全国政协委员张风雷
12
人口与健康学院师生积极参与两会学习讨论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全国两会再次汇聚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在这一重要时刻,人口与健康学院师生积极参与两会精神的学习讨论,聚集学科力量,深刻领会国家发展新任务与民生福祉新部署。两会期间,
12
[光明日报]“更加主动地融入西部发展大局”
“我曾多次到祖国的大西北调研,深切感受到近年来这片土地的日新月异。”谈起今天的西部,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委员感触颇深,“发展越快,越需要更多人才支撑,这对高校育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倪闽景看来,要想让人才与西部“供需适配”,高校就应深挖区域资
12
[中国青年报]王毅“外长记者会”释放哪些明确信号?多位专家详解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7日上午10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是王毅第十一次在全国两会期间亮相中外记者会。在1小时28分钟里,王毅回答了23个提问,
12
[中国网]刘英: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宽”在哪儿?
为了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十多年来货币政策首次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那么,今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究竟“宽”在哪里?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阐释了适度宽松货
11
[中国青年报]两会释放青年就业新机遇
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3月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1222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需要保持在3000万以上。这意味着,今年就业总量压力不减,“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并存
11
[中国青年报]外国青年透过两会探寻"中国发展密码"
从黎巴嫩来到中国,走访过福建泉州、广东深圳、浙江杭州等地,黎巴嫩学者、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研究员阿德汉·赛义德真切感受到,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发挥了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中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关键窗口。多名外国青年在接受
10
[中国教育报]林尚立: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新质生产力对人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不是知识,而是创新力。这种创新力不仅体现为把
10
[人民日报]汤维建:两种“角色”亲历中国式民主
这是我第十八年参加全国两会。每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心里都充满期待。这么多怀揣民情民意的代表委员来到这里,交流讨论的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这不就是对中国政治制度优势最生动的一种体现吗?我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担任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