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中国隆重举行九三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当下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集中展示。它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而坚定的信号: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始终秉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以强大的战略定力和坚定的民族自信,不畏任何压力,砥砺前行。
压力下的定力:独立自主道路的坚定选择
中国是二战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面对今日世界多极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再次被唤醒。中国深知,独立自主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正如当年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一样,今日的中国绝不会被“小圈子”政治所绑架,更不会因外部干扰而偏离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动摇纪念历史、珍视和平、展示捍卫和平能力的决心。这份定力,源于对自身道路的坚定信心和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
实力支撑自信:发展成就与全球伙伴的共鸣
参阅部队的威武雄壮、先进装备的震撼亮相,是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直观体现,是国家综合实力、科技实力显著提升的有力证明。这背后,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依靠自身力量、艰苦奋斗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份硬实力,是自信最坚实的根基,清晰映照出中国基于自身发展成就所赢得的广泛国际认同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成效。
中俄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肩而立,体现了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关键力量;伊朗、朝鲜等区域重要国家的参与,展现了中国在复杂地缘政治中的独特影响力;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新兴多边机制核心成员的广泛出席,更昭示着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非西方世界正在形成基于共同发展诉求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共识与利益共同体,彰显了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号召力和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它证明,中国倡导的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砥砺前行:自信源于道路、源于担当
中国的自信,根本在于对自身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念。这条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实践检验,成功带领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面对压力,中国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这种砥砺前行的姿态,本身就是强大自信的体现。
中国通过举办阅兵并邀请广泛国际参与,正是以实际行动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中国清醒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任何形式的孤立主义、单边霸凌终将失败。
九三阅兵,是一次力量的检阅,更是一次定力的宣示、自信的彰显。它向世界表明:中国在压力面前有定力保持战略清醒,坚定不移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继续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定力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自信,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历史终将证明,谁在坚守正道,谁在开创未来。
孙宜学,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院长
链接: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509/10/WS68c11435a310f07257747a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