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组织师生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2025-09-04
  • 阅读:

20259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受邀在纪念大会现场观礼。

77bbe466694a78d5b9458994dddd1a5f

与此同时,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组织师生党员代表、全体研究生新生分别在实验室二楼报告厅和星湖楼305报告厅两个会场,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共同追忆峥嵘岁月、传承抗战精神。实验室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与师生齐聚一堂,见证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刻。各党支部组织党员以多种方式收听收看直播。

 

47683e3c95d1b256740fa8f9bab2b4f664835a8cb2bd55aad2bb8e361f2e6f6c

c2412015fb64992b9d42307d8fde1d786e9df1d2381448fff1c85cacacf2d923

 

实验室师生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时刻,现场组织有序、爱国氛围浓厚。直播过程中,全体师生满怀自信心和自豪感,随着每一声呼号而热血沸腾、随着每一个新型装备的亮相而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引发师生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将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今天,我作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受邀在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内心感到无比的自豪与无上的荣耀。80年前的今天,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中华民族史册和人类和平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80年,是祖国和民族腾飞的80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有幸成为国家科技飞速发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我国遥感卫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跨越式发展,在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中国方案。我们一定要勇于担负时代的责任和使命,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为世界的稳定繁荣不断贡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

 

实验室党委书记秦后国

在线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我感慨和思绪万千!日军曾活活烧死我瘫痪的外祖太,我们要教育广大学子铭记昨日近乎亡国灭种的屈辱史,传承抗战英烈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走好今日强国路!瞪大眼睛仔细看天安门广场国之重器隆重登场,倍感骄傲和自豪之外,我们也要继续深入思索,我们实验室在强国强军路上做过何贡献?还可以有何作为?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和担当?

 

实验室主任杨必胜

天安门广场上驶过的无人作战群和呼啸而起的空中梯队,展现的不只是国防力量的壮大,更是一整套自主创新科技体系的崛起。阅兵式中,诸多新式装备为首次亮相,充分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这些装备彰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实力。科技既是国家的战略支撑,也是和平的坚实盾牌。科技铸就和平盾牌。伟大的中华民族正用科技创新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注入坚定力量。

 

教师第四党支部书记 肖雄武

观看9.3阅兵后,我深切感受到:在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后,祖国由衰到盛、日新月异、日益强大。中国人,完全有能力维护好国家主权,有决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全球测绘遥感与智能感知认知技术越来越信息化、无人化、实时化、智能化。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将立足本职工作,面向国家和行业需要,努力做好“本--博”全链条人才培养工作,为无人系统实时摄影测量、空天遥感智能解译的研究与应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第四党支部支委、教师党员代表 杜志强

今日观礼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天安门广场上,受阅方阵如大地坐标轴般精准移动,现代化装备列阵如虹,既展现国家实力的几何级增长,更传递着以实力护和平的战略定力。这场阅兵是用当下最铿锵的语言,对历史作出的最庄重回应,也是对未来立下的最坚定誓言。作为一名测绘遥感人,在震撼于阅兵气势的同时,更敏锐捕捉到科技与国防的深度交融。我们当以抗战精神为炬,把专业所长融入国家建设的每一处细节,用精准数据支撑国土规划,用先进技术守护山河无恙。在校园里,更应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锚定方向,让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以专业报国、用实干兴邦,让先烈期盼的盛世,在我们手中愈发璀璨。

 

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研究室博士后 曹晓祥

九三阅兵是一堂生动而震撼的历史教育课,它让我们深切铭记历史,不忘来路上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也让我们更加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同时,一大批新式装备的亮相,不仅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更唤起沉甸甸的使命感。特别是看到装甲装备上搭载的卫星导航接收装置,作为导航定位领域的一位科研人员,我们倍感振奋,也深刻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未来,我们将依托实验室这一空天领域的高水平平台,持续推动导航定位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国家导航定位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精准、可靠、优质的位置服务。

 

 

遥感方向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张浩斌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观看九三阅兵,我的内心澎湃不已。长安街上钢铁洪流奔涌、战机呼啸划破长空,展示了我国强大国防力量与和平盾牌的锻造,更见证了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征程。这场阅兵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我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致敬与缅怀之中,我体会到抗战精神的传承和民族力量的凝聚,这也正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肩负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研究生,我更觉使命在肩,我们当以知识锻造未来,以创新守护和平,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不负先辈热血,不负盛世华夏!

 

空间智能导航方向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书记 窦新铜

观看气势恢宏的阅兵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字铿锵,深刻诠释了强国强军的时代使命。受阅方阵的钢铁洪流与尖端装备,正是国家综合国力跨越式提升的生动缩影。尤为震撼的是,大国重器背后精准的定位导航、地形勘测与地理信息保障,无不凝结着测绘科技的智慧力量。作为一名测绘专业博士研究生,我深感自豪亦知责任在肩。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巡天瞰地,无不彰显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飞跃。这激励我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一是深耕专业前沿,聚焦精密定位、遥感智能解译等核心技术攻关;二是锤炼实践能力,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实景三维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精准空间数据支撑;三是传承奋斗精神,以“测天绘地”的匠心情怀,为科技强国与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测绘人的青春力量!未来,我将以阅兵精神为炬,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钻研无人机算法、提升地理国情监测精度的实际行动,用专业所学丈量新时代新征程!

 

实验室兼职辅导员、2024级硕士班班长 谭清文

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让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伟大。80年来,抗战精神代代相传、星星之火永不止息。无论是步伐统一、目光坚韧的步兵战士还是年近百岁却依然精神矍铄挺立于天安门城楼的抗战老兵,中国人民抵御外敌、捍卫祖国的信念永不改变,对世界和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永不改变。当今世界局势波诡云橘,我们能保持安全稳定的生活状态,离不开伟大祖国和人民军队给予的安全感,作为后浪的我们要珍惜现有美好生活,继承前辈的理想信念,将青春热血投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不懈奋斗!

 

研究生会主席团执行主席 陈子扬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观看今日阅兵,心潮澎湃。45个方(梯)队展现国力强盛,新型装备首次亮相彰显科技自强,尤感遥感技术在国防现代化的作用。当千名军乐团奏响抗战经典曲目,更觉和平来之不易。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当铭记历史,以科技报国为己任,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国家需求前沿,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