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投稿方式|加入收藏| 西财大主页
首页 > 校园文化 > 正文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三下乡里探振兴 红绿交织谱新声——商学院“海底小纵队”赴黄龙县开展“三下乡”“走进千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11点击量:

6月30日至7月5日,商学院“海底小纵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黄斌、李艳花、张雷带领下,组织8名学生赴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开展“三下乡”“走进千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围绕“红色铸魂+绿色赋能”主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白马滩镇、圪台乡、瓦子街镇、石堡镇梁家河村及黄龙县审计局,探索革命老区生态经济与文化传承双轮驱动的乡村振兴路径。

五天四镇探振兴  红绿交融脚步勤

本次“三下乡”活动历时5天,行程覆盖黄龙县4个乡镇及1个县级部门。走进白马滩镇,与农户座谈了解收入情况,参观养蜂场、暖山河畔生态经济区;深入圪台乡,与村书记、老党员对话,考察养蜂厂、甘蓝种植基地、玉米深加工厂、蘑菇养殖基地;走访瓦子街镇,与副镇长座谈乡村振兴,参观土豆粉厂、玉米黄叶病防控基地,瞻仰瓦子街烈士陵园;调研石堡镇梁家河村,参观渔业养殖全产业链,访谈乡村振兴带头人;走进黄龙县审计局,与贾局长座谈审计助力乡村振兴经验,学习审计全流程。5天行程中,团队累计访谈干部群众50余人次,参观产业基地12处,收集问卷80份,形成调研报告1份,拍摄视频素材20小时,全面展现了黄龙县“红色铸魂+绿色赋能”的乡村振兴实践。

五站调研的五大发现

红色基因薪火传,革命老区焕新颜。在瓦子街烈士陵园,团队聆听“1948年西北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29军”的烽火岁月;在圪台乡老党员家中,触摸“退耕还林后村民收入增长40%”的红色发展账本;在审计局红色文化墙前,感受“审计干部带着《战地日记》下乡”的初心传承。实践团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不仅是精神动力,更是乡村振兴的凝聚力源泉。

生态经济绘新卷,绿水青山变金山。白马滩镇:高山苹果、中蜂养殖、生态旅游形成“一村一品”格局;圪台乡:高山蔬菜、玉米深加工、蘑菇养殖构建“三绿三金”模式;梁家河村:冷水鱼养殖、垂钓观光、观赏鱼培育打造“渔业综合体”。数据显示,黄龙县生态经济贡献率达75%,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真理。

产业融合思路广,多元发展路更长。各乡镇探索出特色鲜明的融合发展模式。“红色+生态”:瓦子街镇将战役遗址与生态景区串联,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渔业+旅游”:梁家河村开发“渔趣体验”项目,游客“现捕现吃”带动餐饮收入。

科技赋能活力足,创新驱动产业兴。石堡镇渔业基地采用“循环水系统”实现零污染;圪台乡玉米深加工厂计划开发“玉米肽”保健品;白马滩镇养蜂场研发“蜂巢蜜”“花粉胶囊”新产品。科技正成为黄龙县乡村振兴的“新农具”。

党建引领方向明,乡村振兴步不停。“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白马滩模式,到“网格化+党员包户”的圪台乡经验,再到“审计下乡+红色课堂”的审计局创新,基层党组织始终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五天活动的五大特色

沉浸调研接地气,实地走访取真经。在瓦子街烈士陵园,团队成员向烈士墓敬献鲜花;在梁家河村养鱼池,同学们穿上胶鞋参与投喂体验;在审计局档案室,翻阅《圪台乡玉米黄叶病防控审计记录》原始档案。

多维采集数据全,科学分析思路宽。团队采用“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大数据比对”方式: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记录产业数据12类,拍摄视频素材20小时;绘制“黄龙县生态经济地图”1张。

互动学习形式活,交流研讨收获多。在圪台乡与蜂农同吃同住,学习“活框养殖”技术;在审计局参与“红色审计”案例研讨;在梁家河村举办“渔业振兴”座谈会。

针对问题研对策,精准发力解难题。聚焦乡村振兴中的关键问题:玉米黄叶病防控的“瓦子街方案”;生态补偿资金管理的“审计经验”;渔业产业链延伸的“梁家河模式”。

成果转化可持续,实践成效看得见。提交调研报告2份,提出建议28条;建立“校地合作”意向2项;制作“黄龙振兴”短视频3部。

青年学子的五重收获

理论认知再深化,思想淬炼收获丰。通过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红色文化传承”等理论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学生侯景耀在心得中写道:“在白马滩镇,我看到了生态账本如何变成致富账单。实践本领得锤炼,专业能力速提升。学会了入户访谈技巧;掌握了产业分析方法;提升了数据分析能力。

家国情怀深似海,红色基因永传承。在瓦子街烈士陵园,团队成员重温入党誓词;在审计局红色文化墙前,感受“审计铁军”的初心使命。学生孙卓敏感慨,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今天的绿水青山,我们更要守护好这片土地。

社会责任勇担当,青年力量显光芒。团队针对玉米黄叶病、生态补偿等问题提出建议,得到当地政府采纳。副镇长刘磊评价:“同学们的调研很深入,建议很务实。”

同窗情谊深似海,团队协作共成长。5天朝夕相处,8名学生从陌生到默契,团队凝聚力显著提升。队长侯景耀说:“这是我们青春最美的记忆。”

五天实践收获满  振兴路上再扬帆

五天的黄龙之行,实践团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专业赋能绿色发展,用真心感受乡村振兴。我校将持续深化“三下乡”建设,引导更多青年学子走进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乡村,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张雷   编辑:洪文琦  来源: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