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横
媒体厦大
新闻纵横
长汀八年,厦门大学既服务于战时,又抱定抗战必胜的信念,着眼于“为战后建国培养人才”。战时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经费紧张。萨本栋校长苦心经营、舍身治校,在他的带领下,厦门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等方面成就卓著,淬炼成为“南方之强”,挺起中国高等教育的东南半壁。汀江载学迁汀之初,厦大校舍仅有文庙一隅,为满足师生的教学生活,厦大以文庙为基点,修葺文庙、祠堂,租用饭店、民房作为图书馆...
2025-09-02
图片由作者提供陈嘉庚图片由作者提供厦门大学校内的陈嘉庚像。图片由作者提供陈嘉庚1940年回国慰劳考察行程图片由作者提供陈嘉庚(1874—1961)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嘉庚先生也是一位教育家。他16岁离乡赴南洋谋生,1894年回家乡集美创办惕斋学塾;1913年,创办“乡立集美初等小学校”;此后,相继创办了幼稚园、中学、女子师范、幼稚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部、国学部等,形成了...
2025-09-05
9月2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校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校长张宗益,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林东伟分别带队,走访慰问葛来萍、谭学恭、曾淑萍三位抗战老同志,代表学校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走访慰问期间,校领导与老同志亲切交谈,关切询问他们的身体、生活和家庭状况,聆听他们讲述烽火岁月的革命经历,并为老同志佩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
2025-09-03
为提升学校开放办学水平,促进我校与中国香港及马来西亚合作院校、知名企业的合作与交流,8月11日至18日,校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率团访问香港和马来西亚。8月12日,张荣代表厦门大学出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内地与港澳大学校长圆桌会,作题为《在学科交叉背景下锻造一流大学的“术”与“魂”》和《创新引领协同万方厦门大学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的探索与实践》两场主题发言,出席生命科学开放联盟启动仪式,与香港大...
2025-08-29
8月21日至2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和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兰州大学承办的“小聪-德祥科技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兰州大学成功举办。我校化学化工学院2022级本科生钟圣元、钟晶、周瑜瑶组成的厦门大学代表队(指导教师:吴伟泰、任斌)荣获总决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是目前我国高校化学学科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科竞赛之一,设有新...
2025-08-28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正式揭晓。截至8月27日,我校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5项,其中集中接收期1983项,较去年同期增长20.6%,共获各类项目资助343项,获资助直接经费2.1578亿元,集中接收期申请数、获资助项目数、经费数均创我校历史新高。平均资助率17.3%,高于全国平均资助率约5个百分点。近...
2025-08-28
8月24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专题报道《厦大研究生支教团:20余年接续闽宁山海情》,以深度访谈的形式展现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闽宁协作教育帮扶方面做出的贡献。作为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首批高校,自1999年起厦门大学响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的号召,组建研究生支教团,选派27届共414名支教队员赴宁夏等西部地区接力帮扶。二十余年来,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扎根教育一线,发挥六盘山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2025-08-24
近日,《国家治理》2025年第15期刊发校长张宗益署名文章《牢牢把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动》。文章从“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牢牢把握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更加注重产业更新,做强做优做大海洋经济”“更加注重高效协同,实现海洋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更加注重人海和谐,确保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合作共赢,营造海洋经济发展良好外部环境”五个维度出发,阐述如何将“五个更加注重”作为有机整体,推动海洋...
2025-08-24
媒体厦大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刚结束宁夏支教之行的厦门大学学子兰佳祥说。当初正是受到这句话的感召,兰佳祥成为厦大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近日,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发布,由共青团中央推荐的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荣获“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厦大团委书记张晴介绍,当时,作为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首批高校,厦大响应团中央、...
2025-08-24
前不久,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庄春兰获得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立项资助,她将在肠道病毒领域开展国家级课题研究,这是厦门大学博士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厦门大学以“导师赋能-平台筑基-机制护航”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博士后从学术新手成长为科研创新生力军。“平台建设标准化、资源供给精准化、技术支持专业化”,这是厦门大学科研平台给博士后们的直观感受。王钰本硕博都在厦门大学从事抗衰老相关研究,...
2025-08-19
中国厦门大学与印度尼西亚茂物农业大学8日在雅加达联合举办“嘉庚”号科考船开放日活动。活动期间,中国和印尼科研机构代表围绕海洋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与文化交流展开深入探讨,并共同登船参观。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局副局长阿马鲁拉·奥克塔维安表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对印尼很重要,而研究与创新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他提到,“嘉庚”号将于8月10日至26日与印尼科研机构及高校联合开展俯冲带地质研究,以推动灾害风险防范,...
2025-08-08
27日,第二十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简称“海辩赛”)在福州落幕。厦门大学夺得冠军,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获得亚军。决赛辩题为“AI技术应用将提高还是削弱大学生创新能力”。在近一个小时的“舌战”后,正方厦门大学战胜了反方彰化师范大学。在此前进行的季、殿军赛中,台北科技大学击败福州大学,获得季军。 复旦大学辩手穆逸菲和台北科技大学辩手廖哲霈共同获得本届海辩赛的“最佳辩手”荣誉称号。台湾静宜大学今年首次参加海辩赛,...
2025-07-27
近日,厦门大学的会议室里气氛热烈,校党委书记张荣面前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与会青年教师的“急难愁盼”——从跨校区科研协作的资源调配,再到学科交叉平台的建设等。这场直面问题的座谈,正是厦门大学7场“开门教育”专题座谈会的生动缩影。连日来,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头带队,深入各个校区,与师生代表围坐畅谈,从教学科研的堵点到生活服务的痛点,认真收集意见建议,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同步建立“我为师生办实事”项目清单,...
2025-07-21
近日,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的田垄上,一群来自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的联合实践队学员们正弯腰轻抚甜糯玉米的叶片。指尖沾着黄土,相机镜头对准汗滴浸透衣领的农户——“这些玉米品质极好,却走不出县城。”一位老农的叹息被认真地记入实践笔记。今年暑假,厦门大学积极响应地方政府提出的发展需求,面向全校师生推出社会实践“揭榜挂帅”项目。来自创意与创新学院、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4个学院的40余名青年师生大胆“...
2025-07-17
厦门大学“行见八闽”暨闽宁协作山海情大思政课主题夏令营14日在该校翔安校区开营,吸引了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及福建厦门、泉州、漳州和三明等地共计400余名中学生参加。7月14日,厦门大学“行见八闽”暨闽宁协作山海情大思政课主题夏令营在该校翔安校区开营。中新网记者 李思源 摄此次活动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指导,福建省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协同中心(以下简称“协同中心”)打造。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
2025-07-14
“我已经完成‘靶向非小细胞肺癌ALK激酶化合物评价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课题致力开发针对肺癌细胞的专门药物,力求最终为治疗肺癌找到方法。”近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强基计划”博士生高菲,向记者介绍了她最近完成的科研项目。她的阶段性成果,已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高菲的成长经历是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盘活“强基计划”的典型案例。学院“严”字当头,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科研训练,在竞争中对学生严格要求,为培养过硬人才打牢根基。...
2025-07-09
文化日历
通知公告
文化日历
01
09
文化日历
28
08
文化日历
19
06
文化日历
19
06
文化日历
19
06
文化日历
03
06
文化日历
通知公告
25
12
26
06
12
06
07
04
每日一书

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这是一本为痴迷古建筑的人打造的“中国古建解剖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者追随梁思成的足迹,踏访考察中国各地古建筑,用X光一样的透视眼凝视古建筑,并用传神的手绘功夫将建筑一一解剖,将每座建筑甚为精妙的部分展露出来。本书以“190幅建筑解剖图+900余幅实景照片”,重点解读72座著名建筑,涵盖从唐代至明清各个时期的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