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做好我校202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确保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就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主要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有序开展和确保论文质量,各学院应结合本学院专业特点,建立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管院长、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等各司其责、长效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在指导教师选配、论文选题开题、过程规范管理、论文质量把关等方面工作,坚决杜绝学生抄袭、买卖、代写等作假行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整体时间进度及要求详见附件1。
二、优化指导教师配置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个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指导教师与指导学生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8。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初级职称人员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学院可安排他们协助指导毕业设计(论文)。鼓励各学院聘请校外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相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但须按《非编全职聘用、外聘教师管理办法(试行)》(厦理工〔2022〕52号)报人事处审批。特别是校企合作实验班(如“轨道班”等)应多聘请校外合作企业专业人员(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协作命题并指导。
三、细致开展前期工作
(一)动员与准备
各学院应于10月中旬前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工作,组织学生与导师见面会,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综合训练,开设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讲座,明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应规范及纪律要求。
学校使用教务系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管理,学院教学秘书、系主任、指导教师等角色操作手册参考附件2,学生操作手册详见附件3。
(二)选题及审核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求: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任务量和难度要适当,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和专业前沿相结合;应保证类型多样性,要求每生一题,鼓励多名学生共同完成大型、综合性项目,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同工作能力,但需根据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在论文题目上加以区分。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如轨道班等)需与企业导师紧密对接,确保选题的实践性和前瞻性,轨道班请相关学院请指定专人负责与企业导师对接,适时召开毕业设计(论文)专题研讨会,共同做好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确定及其他相关工作。
2.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审核:各学院专业系(教研室)应按规范程序对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科学性、合理性、难易程度等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工科专业设计类选题应有70%及以上、其他专业应有50%及以上选题在工程实践或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各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选题应100%来源于生产实践),同时保证选题每学年的更新率大于50%。
四、严格中期检查
各学院在毕业设计(论文)中期阶段,组织中期检查,对学生的开题情况、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学生学风情况、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写作规范及工作进度、工作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开展自查,全面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鼓励各学院组织中期检查答辩,确保毕业设计(论文)按计划推进。
五、执行抽检制度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将在一次答辩前开展覆盖全校所有专业(不少于2%的比例)的校内专项随机抽检。同时,福建省教育厅要求上一学年所有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都要提交至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信息平台。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抽检管理办法,抽检结果将影响招生计划、学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等;对涉嫌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毕业设计(论文),高校应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调查核实,对查实的应依法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抽检结果将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本科专业认证以及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
请各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管理,组织指导教师加强全过程指导,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六、深化评阅流程
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除指导教师审阅外,还应聘请同行专家(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确保评阅和成绩的客观性,学院要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督促学生修改。
七、实施查重检测和AIGC检测
为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规范学生科学合理使用AIGC技术,要求所有专业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组织学生登录“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进行查重及AIGC检测。
为了便于完成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抽检信息平台数据报送,请各学院组织学生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中准确填写论文题目、关键词等信息。
八、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
鼓励各学院组织本科生毕业设计作品展。可结合专业特色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同行院校专家现场提问评审,现场评分、评优、设置奖品等形式增加活动氛围,建议组织低年级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到作品展活动中,观摩学习、协助布置。有开展毕业设计作品展的专业,其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率可以适当提高,但不超过10%。
九、规范组织答辩、成绩评定、材料归档
各学院应严格参照《厦门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意见》(2022年修订版)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定等工作。为继续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抽检送审,请各学院及时归类、整理、存档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及附件、检测报告等资料。
十、严厉查处论文作假行为
各学院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落实“指导教师是查处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应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论文撰写指导,确保论文的独立完成和原创性。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提高师生的自觉性。
请各学院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执行,确保202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教务处
2024年9月20日
附件:1.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整体时间安排表
2.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学院教秘、系主任、指导教师操作手册
3.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操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