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教研教改 >> 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普通本科教育类)建设工作的通知
文章来源:                                   时间:2025年03月06日 09:45  

各二级教学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闽教高〔2021〕46号)精神,为做好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培育工作,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普通本科教育类)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示范引领,强化资源共享,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将思政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建设目标

面向全校各教学单位,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库,形成“院院有精品、院院有特色、课课有思政、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申报条件

1.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3.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4.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课程负责人的教师须是在项目建设周期内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

6.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7.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8.课程要坚持以本为本,聚焦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

四、申报方式

1.实行限额推荐。课程负责人填写《厦门理工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附件2),二级教学单位组织申报评审。推荐限额详见《厦门理工学院2025年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限额表》(附件1),报送课程应尽可能覆盖不同专业、不同形式课程,并做好申报及评审过程材料存档与备查。(具体推进以各二级教学单位安排为准)

2.二级教学单位组织申报材料上传:4月2日前,组织推荐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将盖章签字的《申报书》(附件2)PDF版上传至厦门理工学院教研平台(http://xmut.kypt.chaoxing.com),且各二级教学单位完成审核。

3.各二级教学单位于4月2日前提交《厦门理工学院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3)的电子版和盖章扫描PDF版至电子邮箱:jwcjyjg@xmut.edu.cn。

4.学校组织复核、择优立项。

五、后续工作安排

1.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后续有关工作安排,从校内立项建设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择优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2.课程建设时间为1年,原则上不能延期,不能按期结题的实行项目终止。各二级教学单位应规范项目过程管理,加强指导、督促项目研究进度和效果。

3.获得校级立项的示范课程,由二级教学单位包干经费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可分年度划拨,当年度经费未使用完的不结转、不回拨。

联系人:雷老师,电话:6291856,地点:行政楼410


附件:

1.厦门理工学院2025年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限额表

2.厦门理工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

3.厦门理工学院2025年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3月6日

上一条:关于福建省高校产业学院发展联盟第二批产业学院建设优秀案例的推荐公示

下一条:关于开展2024年校级教材建设基金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通知

关闭

Copyright 2006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厦门理工学院教务处版权所有 Email:jwc@xm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