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5月21日,学院以“天府文化探源与城市精神传承”为主题,组织学生前往成都博物馆开展沉浸式学习实践。本次活动通过“历史文脉游览”与“天府文化知识竞赛”两大核心环节,引导青年学子在文物中触摸城市记忆,在竞赛中深化文化认知,探索天府文化传承的青春路径。

活动首站聚焦成都博物馆常设展览“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沿着“古代篇—近世篇—民俗篇”的时空脉络,开启了一场穿越三千年的文化之旅。
在“古代篇”展厅,青铜立人像、太阳神鸟金饰等镇馆之宝引发阵阵惊叹。讲解员以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的关联为切入点,揭示古蜀人“崇敬自然、尚中贵和”的哲学思想。学生驻足于战国时期“成都”铜矛前,结合《华阳国志》中“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记载,感悟这座城市“从无到有”的开拓精神。
走进近世展厅,保路运动史料、抗战时期“大后方”文物等展品,将历史拉回风云激荡的近代。学生围站在1911年成都“保路同志会”的档案前,结合多媒体互动屏播放的黑白影像,剖析这场运动如何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一组学员驻足在川军出川抗战的实物展品前,通过一封泛黄的家书、一面“死字旗”,体会“无川不成军”背后的家国大义。
在民俗展厅,川剧脸谱、蜀绣针法、茶馆竹椅等展品构建起鲜活的市井图景。学生通过AR技术“试穿”川剧服饰,体验变脸艺术的精妙;在“老成都茶馆”场景复原区,结合讲解员对“摆龙门阵”“盖碗茶礼仪”的解读,探讨成都人“闲适不怠惰”的生活哲学。

为检验学习成果,活动特别设置“天府文化知识竞赛”环节。竞赛题目涵盖成都历史、文化名人、非遗技艺等多个领域,设置“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轮比拼。在比赛中“必答题”里各小组稳扎稳打,展现出扎实的文化功底,“抢答题”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最后的“风险题”环节考验团队协作与策略选择。最后获胜小组获得了颁发的奖状和丰厚奖品,这次活动也是鼓励大家积极学习成都城市文化,探源城市历史。
此次活动是学院深化“文化育人”的创新实践。通过将课堂搬进博物馆,活动不仅构建起“行走的思政课”育人模式,更探索出一条“以青年视角解读文化、以竞赛形式激活传统”的新路径。
天府文化是成都的根与魂,青年是文化传承的生力军。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从文物中汲取智慧,在竞赛中坚定自信,做天府文化的“代言人”与“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