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暨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备课会在首都师范大学成功举行
9月4日,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首都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暨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备课会”在我校成功举行。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市委党史研究室有关同志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16所京内高校学者与青年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会议。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延敏在发言中指出,以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进一步高质量推进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研究宣传教育,一是要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基本要求;二是要紧紧围绕抗日战争史的核心问题以及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深化抗战史的学术研究,产出有份量、有说服力的精品力作;三是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切实提升抗战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品质;四是要将伟大抗战精神有机融入其他学科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其他学科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五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的教育功能,大思政课要善用之。
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刘岳在发言中指出,高校思政课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阵地,推进北京抗日斗争历史教学实现深化、细化、生动化,应重点处理好研究与教学、理论阐述与故事叙述、细节描绘与整体叙事的关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程美东教授指出,要通过对抗战历史的全面审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爱国情怀与英雄主义精神。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耿化敏教授提出,要坚持和弘扬正确抗战史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贯彻“十四年抗战”理念,以史料为基础、史实为支撑、史论为关键,切实提升教学能力,实现“讲深、讲透、讲活、讲准”的教学目标。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付科教授从抗战纪念文献视角出发,深刻揭示了抗战的历史进程与主流本质。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才林教授深入探讨抗战史教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倡导以科学史观指导教学实践。与会青年学者围绕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与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教学实践等多元视角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人员参观了设在学校教四楼公共空间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会议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推动讲话精神全面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题展开,对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切实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