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第十一届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中斩获佳绩

分享

近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决赛在烟台大学圆满落下帷幕。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现场表现从全国695所高校21304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最终,两支队伍斩获全国一等奖,四支队伍斩获全国三等奖!


1753861267311019662.png


1753861279041041150.png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CULSC)是全国高校生命科学领域的顶级权威赛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和《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杂志共同倡议。

自接到竞赛通知以来,生命科学学院高度重视校内参赛队伍的组建和备赛,通过宣传动员、选题指导、竞赛培训、组织预答辩等多重途径提升项目质量。在北京市决赛之前,学院竞赛筹备组邀请了多位专业教授对进入市级答辩的队伍进行线下预答辩指导,提出了诸多指导意见。


1753861416066082467.png


最终,由杨志伟、陈志玲两位老师指导的李昕蕊等同学的队伍(项目名称:《生物膜形成细菌增强水稻抗逆性》)和由王海龙、王丹两位老师指导的王雅珊等同学的队伍(项目名称:《DSBs损伤响应与钙信号的交互作用》)斩获北京市一等奖,成功入围国赛答辩并获全国一等奖!由申小叶老师指导的张欣颖等同学的队伍(项目名称:《内源性强氧化剂对拟竹黄菌代谢调控的影响》)、由孔维栋老师指导的彭源等同学的队伍(项目名称:《青藏高原冻土区土壤有机碳形成的微生物过程及其对增温的响应》)、由徐奭老师指导的孟涵等同学的队伍(项目名称:《使用等温滴定微量热仪和圆二色谱仪检测小分子药物硫磺素T和c-Myc 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李静老师指导的史海越等同学的队伍(项目名称:《Hippo通路糖基化修饰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斩获北京市二等奖,全国三等奖!

此外,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在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中勇夺25项市级荣誉,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7项。

近年来,生命科学学院深入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研、以赛促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科竞赛融入本科生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未来,学院将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学生胸怀济世家国情,永葆科研进取心,用竞赛检验学习成果,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为推动生命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