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第十一届学术论坛

分享

6月26日,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第十一届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初教院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心主办,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北京警察学院道路交通管理系、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消防工程系、北京市大兴区红十字会协办,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本届论坛以“生命安全教育与师资培育”为主题,来自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等27所高校、科研院所、教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共同线上线下参会,总人数达6300余人次。


1751590881759074030.jpg


中心主任刘慧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生命教育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而高度的关注与重视,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向往。如何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成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使命与责任,同时也是校家社共同的任务与责任。之后,协办单位的领导也分别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开幕式由中心副秘书长钟晓琳副教授主持。

本次论坛分为主题报告、专题报告、案例分享与微论坛环节。刘慧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安全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王野川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顾林生教授,围绕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国际比较、保障机制等做了主题报告。唐斌副教授主持主题报告环节。

专题报告环节,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的5位专家,围绕着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共同体建设及资源建设分享了已有研究经验。案例分享环节,来自高校、教育基地、社会组织的4位专家围绕着生命安全教育的共同体建设与资源建设分享了协同提升教师生命安全素养的愿景与培育路径。微论坛环节,由7位中小学教师、教研员分享了在专门课程、学科融入课程、班级管理以及教联体共建等方面开展的生命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三个环节,分别由教育教研室主任傅添博士、中心副主任张志坤副教授、北京教育学院王雨朦博士主持。

闭幕式环节由张志坤主持,刘慧作大会总结。她指出,本次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呈现出鲜明的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跨地域的特色,会议覆盖面广,涵盖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应急安全、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安全、国家安全等多个议题,呈现了各个领域在生命安全教育上的实践探索样态,揭示了“协同”是切实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机制,提出了师资培育的重要议题,具有创新性、创造性。


1751590902752086591.jpg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