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简介】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1994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再次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15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简介】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其前身之一金陵大学的校园,肇始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由美国基督教创设的汇文书院(美以美会),其后陆续合并了基督书院(基督会)、益智书院(长老会),于宣统二年(1910年)定名为金陵大学。金陵大学初创时,校址仍在干河沿的汇文书院内(现金陵中学校址),另设鼓楼医院(马林医院)、附属中学,同时在鼓楼西侧大规模征地。
金陵大学中心校区是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最初由美国纽约卡迪与格雷戈里联合建筑师事务所(Cady & Gregory Architects, New York)在1913年完成了初步规划,其后由美国芝加哥帕金斯联合建筑师事务所(Perkins, Fellows & Hamilton Architects, Chicago)接手,完成了金陵大学校园最终实施规划,以及主要单体建筑的设计工作。
金陵大学按照美国式大学校园模式进行空间布局,主要建筑都坐落在鼓楼西侧如同天然卫城般的小山岗之上,计划中的校舍沿着一条南北向的校园主轴线分列布置,利用基地南北向的高差设置不同的台地和几何式绿地、广场,主要建筑使用自南京明城墙上(当时正处于部分毁损状态)取下的大型灰色砖块,带上了庄严华贵的气派,并率先融入中国北方官式建筑风格。在中外建筑师、工程师和工匠的协同合作下,主要校园建筑物至1925年基本告竣,规模宏大、中西合璧,与鼓楼巍然并峙,成为当时南京最高大之建筑群体。
抗战前夕,金陵大学西迁成都华西坝(华西协和大学校址)。1937年12月,金陵大学校园被“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设为难民收容所,处于国际安全区的中心位置,为难民提供了避难之所,金陵大学附属医院是这场激烈动乱和恐怖暴行时期唯一保持正常运作的医疗机构。1941年汪伪政府在金陵大学校址兴办伪“中央大学”。1945年日本投降,金陵大学重新接管校产。1951年,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改称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并入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南京大学迁至金陵大学校址办学。金陵大学旧址建筑群保存至今基本完好,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鼓楼校区各出入口】
1,汉口路正门(简介见后文)
2,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京西路(近金银街),可供车辆出入南大安中楼附近
3,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天津路门,东北楼北侧,近鼓楼医院,仅供行人,需校园卡门禁
4,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京西路(近费楼),仅供行人与校内车辆进出
5,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广州路大门,正对南园八舍
【百年鼎】
南京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多个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从四牌楼迁至鼓楼。2002年南京大学百年校庆,由江苏省政府赠送。
【北大楼】
北大楼原为金陵大学文学院兼行政楼,又称赛弗伦斯楼,由美国帕金斯联合建筑师事务所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西南角有建成年代的勒石(1919年),外墙全部采用明代城墙砖清水砌筑,是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大楼】
东大楼原为金陵大学理学院, 以金陵大学的主要捐赠者之一的斯韦齐先生命名,是金陵大学鼓楼新校址最早落成的建筑物(1917年),东大楼作为金陵大学的三大院之一,是金陵大学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大楼】
西大楼原为金陵大学农学院,为纪念金陵大学农林系的创建者裴义理教授命名。金大农科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之肇始。西大楼是金陵大学三大院中落成最晚的一座(1925年),与东大楼共同围合出中部的荣誉广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礼堂】
大礼堂原为金陵大学赛奇礼拜堂,由美国赛奇基金会捐建,1918年落成。大礼堂的外部造型仿照了中国传统的庙宇,砖木混合结构。曾有法国总统密特朗、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等在此做过演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礼堂】
小礼堂原为金陵大学特威南礼拜堂,由土木建筑工程师齐兆昌先生设计(1932年9月)。东侧原有钟亭一座,后毁于兵燹,铜钟遗失,百年校庆期间予以重建。小礼堂是金陵大学教职员工专用的礼拜堂,见证过多位民国著名人士的婚礼。
【鼓楼校史馆】
校史博物馆原为金陵大学图书馆,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先生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1936年落成。该建筑是近代“中国固有式”风格的代表作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门楣由南大前身中央大学校长顾毓琇先生题写。
【中山楼】
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宁举行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其中一处居所即为南园中山楼。此楼为砖木结构,屋顶为红色铁质的二层西式别墅风格建筑。门口建有雨棚,四根西方古典式立柱托起二楼的露台。
补充阅读:孙中山先生与南京大学
【赛珍珠故居】
赛珍珠(1892-1973)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曾于南大前身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任教。其故居为三层小洋楼,坐西朝东,灰砖外墙,红漆窗棂。1998年,美国前总统、南大名誉博士乔治·布什曾专程来到此地。
【拉贝故居】
“中国辛德勒”拉贝的故居位于小粉桥1号,主楼坐北朝南,青砖墙面,红色平瓦,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时,拉贝等人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为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提供了暂时栖身的避难所。
【陶园南楼】
陶园于1911年由金陵大学购得,原为前清俞姓贵族旧宅。同年秋,便将城南户部街小学移设于此,30年代陶园南楼落成后,又设中华文化研究所。
【汉口路大门】
1959年南京大学将校门从天津路原金大校门移设汉口路22号并修建新校门,校名为毛体集字,两侧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鼓楼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又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前身是1892年加拿大籍传教士威廉·爱德华·麦克林博士(William E. Macklin,马林)创建的“基督医院”,目前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全国成立较早的西医院。
【南京大学校医院】
南京大学医院成立于1978年,是一所一级甲等医院。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食堂】
位于南京大学南苑综合楼,有第1-3食堂。
【提醒与注意事项】
安中楼,一楼有梧桐深处茶餐厅;
万象书坊,提供简餐和饮品;
苏浙体育场,非特殊时段可供锻炼;
教学楼,可以安静地借用洗手间和开水间、售货机;
南园教学楼,可以安静地借用洗手间;
有园招待所,订房电话:02583592603;
南园综合楼(食堂),校外人员可购买餐券;
南苑会议中心,订房电话:02583593343;
请勿践踏草坪;个人非常不建议这么做。尤其是草坪恢复生长的阶段;
请勿未经允许随意进入科研院所及办公大楼;
请勿大声喧哗、乱丢垃圾、攀折花木;
猫咪虽可爱,撸猫须谨慎,要小心被挠;
在鼓楼食堂就餐,请遵守秩序排队购买餐票;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简介】
南京大学仙林新校区是南京大学为创建高水平世界知名大学而建设的国际化新校区,位于南京三大副城之一的仙林大学城,地处九乡河湿地公园,东濒仙林湖,北望栖霞山景区,毗邻多所知名高校,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可征地面积共4910亩,先期征地约3000亩,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人文与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南京大学一个多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项目,也是中国建设标准最高、现代化和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大学新校区之一。校区北部为科技园区南大科学园,南部为教师公寓南大和园,中间为教学区,是校区、社区、科技园区的综合体。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综合设施全面,拥有一流的教学、生活等设施,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地铁二号线直通校区门口(南大仙林校区站),四十分钟直达新街口,新街口站换乘一号线可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和南京主城各处。
南京大学是南京地区高校中第一个进入国际高教园区(南京国际高教园区位于仙林大学城,由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同规划设计,是江苏省和南京市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而采取的重大举措)的大学,南京大学将与世界知名大学和重点科研机构的全面合作,在促进江苏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仙林国际化校区的建设,也将为南京大学的国际化进程提供更广阔的崭新舞台。
仙林校区国际化特色鲜明,多所中外合作教学与研究机构同期落户。校区将建成一个包含部分非国际化办学内容的国际校园,其中2/3的建设用地用于国际化办学项目,1/3建设用地用于科技创新和配套、支撑项目。项目将建成5个国际学院,争取通过5-10年时间发展成为国家和江苏省的国际化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5个学院都已经与外方签约。这些项目的合作方,都是世界一流大学或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 首批建设的七个中外合作办学与研发项目是:中加学院、南京纽约学院、南京大学—南安普敦大学联合中心、南京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医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中法城市与区域科学研究中心、中德法学研究所、中法合作太阳爆发探测小卫星项目。
即将进入南京大学国际高教园区的还有与IBM公司合作的国际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与美国康乃尔大学合办的EMBA项目;与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合办的IMBA项目;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办的工程科学教育项目;与美国纽约科技大学开展的联合教育项目;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合办的工程硕士项目;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合办的“中法高级人才强化教育计划”项目等。
2012年仙林校区成为南京大学主校区,形成本、硕、博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并成为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活动的主会场。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建筑大多棱角分明,方方正正,远观整齐划一,独立的内部庭院形成各自独立的生态系统。颜色上以灰色调为主,搭配使用深灰、浅灰、红白色,皆取自鼓楼校区的传统色调。百余年来,南大的校园建筑从不追求咄咄逼人的气势、新颖奇特的外观或亮丽华美的色泽。同济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张生在《哈佛红,南大灰》一文中,称南大的灰色基调“静穆而安详”,“有一种不为流俗所动的古典美”,并将这种由建筑透露的风格概括为“诚笃,谦和,低调,实在,但却方正,有力”。
【行】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地铁二号线直达校区南门,乘坐飞机、火车往返,安排接、送站(机)。
出行线路:
(1)南京南站:乘地铁一号线至“新街口站”或地铁三号线至“大行宫站”,转地铁二号线至“南大仙林校区站”。
(2)南京站:乘地铁一号线至“新街口站”或地铁三号线至“大行宫站”,转地铁二号线至“南大仙林校区站”;乘地铁一号线至“鼓楼站”或地铁三号线至“鸡鸣寺站”,转地铁四号线至“金马路站”,再转地铁二号线至“南大仙林校区站”。
(3)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乘地铁S1号线(机场线)至“南京南站”,转乘至“南大仙林校区站”。
【住】
(1)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五星级配置,距离政府管理学院楼6分钟步行路程。
(2)中公汇悦酒店,五星级配置,位于仙林校区校园东北部。
(3)亚朵酒店,四星级配置,位于校园北侧、一路之隔的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
(4)冠军楼大酒店,四星级配置,位于校园东侧、一路之隔的江苏省运动员转训中心。
【食】
性质 | 名称 | 地址 | 定位 | 特色 |
---|---|---|---|---|
学生食堂 | 第四食堂 | 学校西南,本科生公寓 | 普通饭菜 | 蒸蛋,牛肉,锅贴 |
第五食堂 | 学校西南,本科生公寓 | 美食广角 | 营养料理牛排荷叶蒸饭,大排面 | |
第六食堂 | 学校西南,本科生公寓 | 风味餐厅 | 大排,瓦罐面,铁板饭金陵小炒 | |
第九食堂 | 学校中部,研究生公寓 | 接待餐厅 | 煲仔饭 | |
第十食堂 | 学校东部,本科生公寓 | 教工食堂 | 鸡汤面,热干面,仙林大肉包,土耳其鸡,排饭,山东杂粮煎饼 | |
商业街 | 地铁时光星街区 | 南大仙林校区地铁站站内 | 便利街区 | |
南大和园商业街 | 南大和园 | 综合街区 |
清真餐厅
【校区环境】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位于南京主城东郊,校区向东9公里是宝华山森林公园和佛教律宗祖庭隆昌寺,向西9公里是钟山风景区和中山陵园,北行3公里为栖霞山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栖霞寺,东南1公里外便是一派江南丘陵的田园风光。
4000余亩校园,建筑、设施依着水系山势,精巧布局,雄浑厚重里透着雅致,素朴质性中含着灵秀。
课堂教学以外,移步其间,也是一种人文熏陶和自然修为。
【校园地图】